作者:
山下英子 著 贾耀平 译,何权峰
著:
山下英子 著 贾耀平 译,何权峰
译
装帧:
平装-胶订
印次:
1
定价:
81.00
ISBN:
9787555284222
出版社:
青岛出版社
开本:
32开
印刷时间:
2019-08-01
语种:
暂无
出版时间:
2019-08-01
页数:
0
外部编号:
29297537
版次:
1
成品尺寸:
暂无

[日]山下英子 一般财团法人“断舍离”代表,断舍离推广人。 早稻田大学文学部毕业。大学期间开始学习“瑜伽”,并从瑜伽的修行哲学“断行·舍行·离行”中提炼出“断舍离”的思维方式并用于日常生活的“整理”上,逐渐建立起任何人都能做到的“自我探查法”。断舍离也是刺激思维新陈代谢的思路转化法。现在,在日本本土和世界各地,不论年龄、性别、职业,“断舍离”都拥有规模庞大的支持者。自本《断舍离》面世以来,包括独著、主编在内的众多“断舍离”相关书籍也在亚洲、欧洲各国出版,成为累积销量超过400万册的现象级畅销书。现在,除了书籍出版,其还通过互联网、报纸、杂志、电视、广播等各种媒体全力发展断舍离事业。 山下英子官方微博 http://weibo.com/shanxiayingzi 山下英子断舍离课堂 http://www.yamashitahideko.com 山下英子官方博客 http://ameblo.jp/danshariblog

《断舍离》:
人生像一辆车,轻车简行,不超载、不超速,就能顺利抵达幸福车站。每个人的时间和精力都是有限的,学会做减法,学会舍得与放弃,方能获得轻盈与灵动的人生。 ——《人民日报》 断舍离是一种个人物品处理,乃至思维方式上的减肥。对事物的断绝、舍弃、抛离,也是对自我经历的重新梳理和思考。个人生活上是这个道理,在工作、交友、人生规划上,亦如是。 ——《新京报》 人生,是一个需要不断自我修行的过程。无论是生活状态还是内心世界,都应该随时处于一种不停地吸收、学习、反思、决定的过程。那么就跟随“断舍离”与自己,以及与被留在自己世界里的人与物展开一次崭新的相遇吧! ——《东方早报》

《断舍离》:
“无法放手”的人有三类 上一节分析了“我们烦恼于物质过剩的状态以及这种状态背后的心理原因”,这一节我们重点具体分析一下“无法放手”的心理原因。除了实体的杂物外,我们还要直面自己的心理。 根据常年处理物品和人之间的关系经验,在我看来,那些常常抱怨“还是无法放手……”的人大致有以下三类: 逃避现实型 这类的人,一般因为工作繁忙,待在家里的时间少,所以整理家务的事情总是推后进行。乱七八糟的家里让心情也很糟糕,就更不愿意待在家中片刻,陷入了恶性循环。 执着过往型 这类的人总是珍藏了很多以前的相册、信件等旧物或是什么纪念品。他们不愿意直面现实,总是沉湎于过去快乐的时光。 忧虑未来型 这类人总是担心“没有某个东西会发愁”,总是不停地为不知何时才会发生的未来实践储蓄物资。这也是三种类型中人数占比多的一类。 而这三种类型的人共通的一点就是“对时间的意识比较淡薄”。 其实,日常生活中每个人都是自己独特的时间感。但我们时常遇到时间感的平衡被严重打破的情况,此时我们的内部时间轴就会出现了某种错位和偏差。 另外,上面介绍的三种类型,并非是说三个类型之间有明显的区分线。其实每个人的内部都隐藏着这三种类型,只不过是其中一种的倾向表现较其他两者更为突出罢了。 可以对比三者的分类,看看自己的哪种倾向比较突出,进而加深自我认识,更顺利地实践断舍离。 “无法放手”的三类人 真麻烦 逃避现实型 这类的人由于工作繁忙,待在家中的时间段,不会认真地收拾整理家务。还有很多事对家庭和家务有情绪,不想待在家中,只想埋头工作。另外,看到家里乱七八糟,心情特别差,更是不愿意待在家中,陷入了不良循环。但是一旦开始收拾整理后,对物品本身并无多少执念,会整理的干净利落,不会犹豫拖沓。 真可惜呀 执着过往型 这类人总是会收集和珍藏很多现在不用的旧物,小心翼翼地保留着以前的相册或是奖杯奖牌等,还有带有过往回忆的信件、照片等小物件。他们总是沉湎与过去快乐的试管,而不愿意直面现在和现实,这种类型也和逃避现实型有关系。 总会用上的 担忧未来型 这类的人总是不停地为将来的事情忧虑,不停地为将来储备东西。眼睛只盯着“某些东西没有,自己将来必定会发愁”,过多地囤积手纸等日用品。未雨绸缪并不是不好,但反应过度会给日常生活带来焦虑。

[日]山下英子 一般财团法人“断舍离”代表,断舍离推广人。 早稻田大学文学部毕业。大学期间开始学习“瑜伽”,并从瑜伽的修行哲学“断行·舍行·离行”中提炼出“断舍离”的思维方式并用于日常生活的“整理”上,逐渐建立起任何人都能做到的“自我探查法”。断舍离也是刺激思维新陈代谢的思路转化法。现在,在日本本土和世界各地,不论年龄、性别、职业,“断舍离”都拥有规模庞大的支持者。自本《断舍离》面世以来,包括独著、主编在内的众多“断舍离”相关书籍也在亚洲、欧洲各国出版,成为累积销量超过400万册的现象级畅销书。现在,除了书籍出版,其还通过互联网、报纸、杂志、电视、广播等各种媒体全力发展断舍离事业。 山下英子官方微博 http://weibo.com/shanxiayingzi 山下英子断舍离课堂 http://www.yamashitahideko.com 山下英子官方博客 http://ameblo.jp/danshariblog

《断舍离》:
新版《断舍离》是“断舍离”创始人山下英子累积销量超400万册畅销书“断舍离”书系集大成之作,修订50%以上内容重新解读帮助读者重拾轻盈人生的生活哲学。理论 实践全面升级,一本新书顶老版一套书,了解断舍离先读这一本。 对稻盛和夫、宫崎骏、张德芬、杨澜、林夕、李冰冰、林依晨等影响至深的减法哲学。陈数、孙志勇(志邦家居)作序推荐,随书附赠真人实拍断舍离实践手册,扫码还能看精彩视频。 断=断绝不需要的东西,舍=舍弃多余的废物,离=脱离对物品的执着。 扔掉不需要的东西,才能得到重要的东西。立足当下自我,践行新陈代谢式美学思维。健康、金钱、婚恋、家庭、时间、家居、事业、临终……总会遇见人生的各种美好!脱离心中执念,人生才能轻盈前行! 断舍离是通过立足当下和新陈代谢原则,梳理自己与物品的关系,先从观念上认识现状,停止自我否定,构想居所具体布局,然后通过杂物整理了解当下自己的真实需求,进一步构筑令自我愉悦的生活状态。 作者将断舍离以“日常新整理法”作为入口介绍给读者,将整理原则归为五大类:“三分法”“7·5·1法”“1 out 1 in法”“one touch法”“自立?自由?自在法”。通过衣柜-壁橱-厨房-餐架-冰箱-书架-厕所-玄关-客厅&餐厅-再利用的物品的整理顺序,帮助读者逐步清理自己的生活空间,重新获得愉悦的感觉。 风靡全球的“断舍离”概念已经在15个国家出版几十种图书,多次获得流行语大奖提名。但是总是被人当做只是物品的整理方法,实在是有点可惜,断舍离的内涵远不止这些。所谓断舍离是“出”的美学,不仅是家里的物品,不需要、不舒服、不合适的情感和被父母强加的价值观都可以通过分离和舍弃,让身心变得轻松起来,慢慢的一些“奇迹”会发生,人生因而发生巨大改变。 这本书适合还未听过、听过但不太明白的断舍离的读者阅读,也适合仅仅停留在物品整理的断舍离践行者再次复习了解断舍离更深层次的意义,螺旋上升式地促进改变人生才是断舍离的终极目的。
《格局》:
格局指一个人的眼界、胸襟、胆识等心理要素的内在布局。再大的烙饼也大不过烙它的锅。只会盯着树皮里的虫子不放的鸟儿是不可能飞到白云之上的,只有眼里和心中装满了山河天地的雄鹰才能自由地在天地间翱翔!
其实人生的格局就在你怎么看自己,在你所认识的人,在你说的每句话,在你给人的感觉,在你做事的态度,在你经历的遭遇,在你的每个念头,在你的所作所为。本书共有48个思考题,帮你更深层地了解自己,从而改变思维方式,调整处事格局。
短评(0)
长评(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