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1.契合时机:2021年1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正式实施,这部新中国成立以来以“法典”命名的法律,编纂历经几代人,被称为“社会生活百科全书”。2020年5月29日,*书记在主持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时强调,民法典要实施好,就必须让民法典走到群众身边、走进群众心里。
基于此契机,我社这本《民法典文化解读》应运而生,旨在于帮助广大读者朋友学习民法典、遵守民法典、用好民法典。充分运用民法典保护自身权益,形成遇事找法的好习惯。
2.填补市场空白:目前市场上还没有从文化角度为切入点,进行民法典相关法条解读的同类产品,我社的《民法典文化解读》填补了市场这一空白,可谓是独家解读。
3.捕捉热点:本书围绕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胎儿权利、老人跌倒、个新信息、高空坠物、见义勇为、离婚冷静期、姓名做主、性骚扰、变性手术等对民法典有关内容进行了深入浅出的生动解读,这些案例均是人们关心的热点话题,同人们的生产生活密不可分。不仅可用于民法典的理论学习,它还将为人们遵守民法典、运用民法典提供有益的帮助。4.植根沃土:本书汲取了中华民族5000多年优秀传统文化和法律文化,借鉴了人类法治文明建设的有益成果,如日本、韩国和欧美等国家的立法、司法实践。通过书中所述,可以感知到我国古代法制蕴含的宝贵资源,使读者清晰地看到中华法系的历史沿革,深刻感受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是在不断探索中日臻完善的,全面依法治国是在伟大实践中铿锵前行的。
5.承接地气:民法典专业术语多、条文多、体量大、编章结构复杂,因此让广大群众能读懂、理解、运用是急需解决的问题。本书在语言表达上,对待严谨枯燥的法条,鲜有严肃的说教语气,取而代之的是轻松活泼的俚语或俗语,如王小二、刘三妹的姓名用词,案例的叙述以拉家常的方式娓娓道来,都有效拉近了与读者的距离。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中央电视台12频道《法律讲堂(文史版)》系列电视节目的图书版,在播讲稿基础上进行修订。
本书从法文化的角度解读民法典的”三性”,即时代性、国际性和民族性,带领人们去追寻民法典编纂的艰难足迹,探讨民法典的热点、亮点所在。通过深度发掘法律背后的文化内涵,系统阐述了法与文化之间的密切关系。同时借助丰富、生动的案例,把严肃的法条通过富有趣味且通俗易懂的方式展示出来,将民法典的价值诉求、制度功能、时代特色进行有温度、有高度、有力度的立体再现。
本书选题角度独特、主题凝练、价值定位准确、文本表达通俗晓畅,学理性与趣味性巧妙结合。既具有历史的纵深度,也具有时代需求的高关注度和民生需求的高契合度,帮助人们充分运用民法典保护自身权益,养成自觉守法的意识,培养解决问题靠法的能力。
短评(810)
长评(0)